最近富投恒盈,住建部的一条数据,把整个地产圈都吓了一跳:全国竟然有6亿栋房子!
有人一算账:“要是每栋住10个人,能装下40亿人,足够把全世界人口都塞进来!”
别管这个算法严不严谨,光是“6亿栋”这几个字,就足够炸裂。要知道,我们才14亿人口,平均算下来,差不多2.3个人就对应一栋楼,这密度在全球都是罕见的。
有人打趣:要是把这些房子排成一条直线,估计能绕地球好几圈。
但话说回来,这里面可不光是住宅。6亿栋包括:商品房、公租房、自建房,还涵盖了写字楼、商场、医院、学校、工厂、车站……几乎你能想到的建筑。
那么,城市里到底有多少房子?
全国有4.94亿个家庭,平均一家2.62人。按照50%城镇化来算,大概城镇里有3.58亿栋房子。
听上去多得吓人,但问题来了:这些房子,大多分布在人口稀少的地方。反观北上广深这样的头部城市,房价依然高高在上,房子依然紧张。
所以,整体过剩和局部紧缺,正是楼市最大矛盾。
楼市未来怎么走?
经济学家马光远早就放话:未来只有20%的城市、20%的房企、20%的楼盘值得投资,其余的房子都只剩居住属性。
这话一开始不少人觉得夸张,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现——说得对!
看看日本东京:
截止到2025年5月,东京房价创下历史新高,平均一套要9396万日元(约685万人民币);
东京23区更离谱,平均价超过1亿4000万日元,同比涨幅超过36%。
为啥东京房价能这么猛?答案很简单:产业集中、人口涌入、资源稀缺,形成了超强的人口“虹吸效应”。
这和国内趋势一模一样:
三四线城市:人口外流,房价压力大,开发商不敢轻易开盘;
一线/强省会城市:人口还在不断流入,长期价值依旧稳固。
未来,楼市分化只会越来越明显。
普通人该怎么应对?
①刚需一族:别慌,先看自己能力买房别跟风,先想清楚需求和预算。优先选城市核心区、配套齐全的楼盘,这样住得舒服,保值性也更强。
②投资客:别再幻想靠囤房暴富房子早已不是“稳赚不赔”的金融产品。手里有劣质房的,要趁早减仓;同时,多留意租赁市场,未来年轻人租房比例只会越来越高。
③想卖房的人:别乱甩,选好时机现在的行情,真没必要慌着抛。
如果在三四线郊区,早点止损还算明智;
如果是一线核心区,宁愿出租回血,也比贱卖强。
一句话总结:未来80%的房子只剩下居住功能,靠炒房发财的时代已经过去。
对普通人来说,买房的关键,不是“涨不涨”,而是——适不适合自己,能不能安心住。
毕竟,你买的不是一堆砖头,而是未来几十年的生活。
互动话题:你觉得现在的房子,是多到住不完,还是好房子依旧难抢?如果让你选,是在一线高价买套小房子,还是在三四线捡便宜大面积?
欢迎留言聊聊,说不定能给更多人一点思路。
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